首页 > 艺术空间 > 艺术空间

清代十大值得收藏的著名玉器

发布时间:2024-07-18|浏览次数:470

1、大禹治水图玉山



藏品类别: 玉雕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是清代玉器,被誉为中国的“玉中之王”。它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玉雕作品,也是现存最大的玉雕之一。这件玉器高224cm、宽96cm、座高60cm,重5350千克。从选材到完工,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。它代表了整个清朝玉文化的巅峰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这件玉器由一整块和田玉雕刻而成,制作精细。它展现了精湛的玉雕技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。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了大禹治水的场景,栩栩如生,根据传说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进行了艺术再现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由于其巨大的规模、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,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作为中国玉器文化的顶峰之作,它在艺术界和收藏界享有盛誉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《大禹治水图》玉山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顶峰水平,还传承了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。收藏这样的玉器可以欣赏其艺术价值,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珍藏和传承。

2、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玉器。它是乾隆最喜爱的玉器之一,曾在庆典活动中被用作御殿赐茶的用具。这个碗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,展现了西部民族特有的热情奔放的性格特色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这个碗采用和阗白玉制作,外观华美,白如凝脂的玉上错以黄金,镶嵌红色宝石,显得格外豪华富丽。它的制作精细,体现了乾隆时期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由于其乾隆时期的历史背景、精美的制作和独特的风格,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作为乾隆时期的代表作之一,它在收藏市场上备受关注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这样的玉器可以欣赏其华美的外观和精湛的制作工艺,同时也是对乾隆时期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

3、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是清乾隆时期的文物。瓶身通高10.8cm,宽17.5cm,采用黄玉制作。作为与中华先民生产、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畜,羊自古便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色彩。这件瓶选用上好名贵的黄玉精雕细琢,并刻有“乾隆年制”的款识,是清代玉器的代表作之一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是一件扁圆形、椭圆形口和足的玉瓶,瓶身光素,凸雕蟠螭纹。它的制作精细,雕刻出精美的纹饰,展现了玉器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由于其黄玉材质、精湛的雕刻工艺和乾隆时期的历史背景,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作为清代玉器的代表作之一,它在收藏界备受重视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这样的玉器不仅可以欣赏其精美的制作和独特的艺术价值,还是对中国古代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这件瓶也代表了乾隆时期的玉器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。

4、桐荫仕女玉山


藏品类别: 玉雕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桐荫仕女玉山是一件清代圆雕玉器,采用白玉制作。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油画《桐荫仕女图》,所用玉料实际上是雕碗后的弃物,但玉工利用这些剩料进行巧妙的雕刻,展现了高超的技艺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这件玉山采用白玉质,有黄褐色玉皮。它以庭院中的仕女为主题,形象生动,人物传神。尽管使用了雕碗的剩料,但玉工通过巧妙的处理,使得作品形态自然,色彩生动,展现了清代圆雕玉器的特点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桐荫仕女玉山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制作工艺,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它展示了玉工的巧思和技艺,同时也代表了清代玉器艺术的一种风格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这样的玉器可以欣赏其精湛的雕刻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,同时也是对清代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

5、青玉凤柄执壶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青玉凤柄执壶是一件通高22cm、口径4.9-5.7cm的玉壶。它采用纯正的青玉制作,表面光亮。这件作品设计水平较高,将传统的图案如意、莲花、莲瓣等与凤凰形象相结合,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这件玉壶以青玉为材料,色泽深邃,质地细腻。它的柄部雕刻成凤凰形象,栩栩如生,展现了玉器雕刻工艺的高超水平。壶身上的纹饰精美,图案繁复,体现了玉器的装饰性和审美价值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由于其纯正的青玉材料、精湛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设计,青玉凤柄执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作为玉器中的精品之一,它在收藏界备受关注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这样的玉器可以欣赏其精美的制作和独特的艺术价值,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这件玉壶代表了玉器艺术的一种风格和历史背景。

6、青玉双连尊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青玉双连尊是清乾隆时期的作品,是制造用于宫廷陈列的玉器。它设计巧妙,融入了新意,加工工艺精致,代表了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精品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青玉双连尊的高度为27.4厘米,长26厘米,宽13.5厘米。它由两个高低不同的尊组成,下体相连。尊的表面绘有夔龙纹和雕刻凤像,器底有篆书“大清乾隆年制”款。青玉的色泽青白,没有瑕斑和杂色,质地细腻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由于其乾隆时期的制作和宫廷陈列的身份,青玉双连尊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作为乾隆时期玉器的代表作品,它在收藏界备受关注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青玉双连尊可以欣赏其精美的设计和工艺,同时也是对清代宫廷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这件玉器体现了乾隆时期玉器艺术的风格和历史背景。

7、白玉羊首耳瓶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白玉羊首耳瓶是清乾隆时期的珍品,原藏于清宫翊坤宫。它由白玉制成,作为乾隆时期的宫廷珍品,象征着吉祥和高望之意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白玉羊首耳瓶呈椭圆形,细颈,宽腹,有双耳和椭圆足。瓶身浅雕夔带纹,腹部雕琢莲瓣纹,肩部两侧凸离羊首耳,玉质莹润。羊首象征着吉祥,因此自汉代以来,羊的雕塑品和装饰物就很常见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白玉羊首耳瓶作为乾隆时期的珍品,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它的精细雕刻和宫廷背景使其备受珍视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白玉羊首耳瓶可以欣赏其精美的工艺和象征意义,同时也是对清代宫廷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

8、玉羊首提梁壶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玉羊首提梁壶是清嘉庆时期的作品。它的制作精美,由白玉制成,展示了清代玉器的艺术水平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玉羊首提梁壶的壶身呈瓜棱形,壶盖上有羊百,结合了动物和植物的题材。玉器的质地洁白如脂,瓜棱形的器身与羊首的流畅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造型。整体设计新颖别致,质地和工艺都属上乘,是清嘉庆时期的艺术珍品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玉羊首提梁壶作为清嘉庆时期的玉器,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受到收藏界的重视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玉羊首提梁壶可以欣赏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,同时也是对清代玉器艺术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

9、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是一对玉器,由碧玉制成。清代宫廷中制作各种形制的玉酒具非常丰富,都具有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工艺。这对杯是清宫玉酒具中的精品之一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由杯体、柄足和座组成。杯体呈钟铃倒置形,柄为葫芦形,杯体与柄之间有俯仰莲瓣形座,柄下为双层圆座。整个杯子上雕琢了藤蔓、葫芦、缠枝莲、莲叶、雷纹等纹饰。它的设计精美,雕琢细腻,是清代宫廷玉酒具的精品之一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作为清代宫廷玉酒具的珍品,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纹饰受到收藏者的喜爱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可以欣赏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,同时也是对清代宫廷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

10、翠玉白菜


藏品类别: 玉器

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:翠玉白菜是清代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,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它是由翡翠玉料巧妙雕刻而成,展现了翡翠玉的自然色泽和精湛的雕刻技艺。

藏品的特点和特色:翠玉白菜长18.7厘米,宽9.1厘米,高5.07厘米,整体呈白绿色调。它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翡翠玉料雕刻而成,绿色部分雕琢成菜叶,白色部分雕琢成菜蔬。在翠玉白菜的绿色部分,还雕刻了一只小蝉。整个作品形象逼真,色彩自然,展现了翠玉玉器的独特魅力。

藏品的价值评估:翠玉白菜作为清代光绪皇帝的嫁妆之一,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其稀有的材料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使其备受瞩目。

藏品的收藏意义:收藏翠玉白菜可以欣赏其精美的工艺和自然的色彩,同时也是对清代翡翠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的珍藏和传承。它代表了清代玉器艺术的高峰之一,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意义。

Copyright © 2024-2034 承德清代玉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
  备案号:冀ICP备2024080110号-1